当前位置: 首页 > 展览

剑河县岑松镇:养牛产业让闲置资产“犇”起来

发布时间:2023-08-22 22:57:05 来源:天眼新闻


(资料图)

“哞——哞——”,初秋时节,走进剑河县岑松镇柳旁村的黄牛养殖基地,便听到牛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和草料咀嚼声,宽敞整洁的牛舍内,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悠闲地啃食喂食槽里的草料,现场一片热闹景象。

“现在我们基地里有110头牛,这牛长得很快,过年的时候就能卖了,这牛一头能卖1万多呢。”正在查看牛群状态的公司负责人潘承宣高兴地说道。

据了解,柳旁村作为一个纯苗族村落,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的种养殖业。由于山高坡陡,田少地少,现如今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,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。为让留在家的村民也能有收入,该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理念,经过多方协调、实地调研,决定采取“债权投资”的方式,将村里闲置的养牛基地全权由公司经营,村集体和农户负责监督和分红,杜绝因管理不到位、缺乏技术知识而无法经营的情况发生。

“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党员,党员看支部。”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大家看到了养牛的前景,纷纷前来和公司取经。“之前我家就养牛,但技术不够,死了很多,现在不怕了,有专业养殖人员在村里,有问题能够随时询问他们,他们也很有耐心,真是非常感谢他们。目前家里还养了20多头牛,一年下来能挣个10多万元呢。”柳旁村回乡养牛的养殖大户胡洪海感激地说道。他不仅回家接过了父亲的班,还在村里担任安监员,申请入了党,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。

下一步,该镇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在因地制宜发展养牛产业的基础上,持续做好金丝皇菊种植项目,为村集体经济及群众收入上好“双保险”,让乡村振兴更有“犇”头。

通讯员  杨梓微 杨柳珍

编辑 张楠楠

二审 欧秀锦

三审 彭云美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西洋艺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