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“家底”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
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(记者杨曦)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日,自然资源部发布的《中
(资料图)
今年以来,羊场镇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城镇精致管理、农村环境整治、文明新风倡导、法治教育普及“四大行动”,不断创新思路和工作机制,出实招、出硬招、出新招、出真招,以“4321”工作思路,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。
深化“四变措施”,提升城镇管理“精致化”。根据农贸市场摊位需求量,按需增容,持续在人性化服务上做加法,修建集市卫生厕所2间,提升农贸市场整体环境,让“闲产”变“活产”。划定停车位145个,摩托车位20个,设立“严管街道”挂牌通告,协调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路面巡逻管控,多措并举破解车辆乱停乱放难题。专门设置临时摆摊点10个(除赶集日外可使用),有效治理占道经营现象,让“短板”变“样板”。通过经营户自荐与居委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,持续实行“月度流动红旗”评比机制,目前评比“模范经营示范户”12户,以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,让“被动”变“主动”。组建日常监督巡查队伍,督促商户自觉履行“门前三包”相关要求,对集镇街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,调动干群共同管护好环境卫生,让“单管”变“共管”。
坚持“一个主体”,打造农村环境“新面貌”。坚持以群众为主体,采取“党建引领、村级发动、党员示范、乡贤助力、群众参与”的共建共联机制,充分发挥“院坝协商”“寨管委”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等基层治理模式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,整治公共区域、房前屋后乱搭乱建、乱倒乱扔、污水横流等问题,鼓励群众打造小果园、小菜园、小花园,有效融入庭院经济、文化特色、家风文明等元素,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,让“外在美”与“内在美”同步提升。目前,开展村级群众会268次,村民小组网格会议300余次,依托院坝协商平台,梳理建议14条,解决问题6个,进行农村环境整治400余次,评选出“最美庭院”50户。通过“一人带动一户、一户带动一组、一组带动一村”的方式,营造“户看户、组对组、村比村”的良好氛围,推进打造县、镇、村三级示范点建设。
巧用“三治融合”,引领乡村文明“新风尚”。积极探索“三治融合”治理体系,发挥“1+1+1>3”的治理效能。以自治为核心。广泛吸纳村民的意见和建议,引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,完善“一约四会”,积极推行“合约食堂”治理模式,遏制人情歪风,倡导勤俭节约、移风易俗,实现“四控四减”目标。以法治为保障。通过院坝会、群众会,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、宣传活动,依托法治文化广场、法治文化长廊、墙绘等阵地,吸引村民主动学习法律知识。以德治为先导。积极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身边好人”“最美家庭”“好爸爸”等评选活动,评选出一批先进典型,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打造家风宣传栏、文化墙等宣传教育阵地,推动形成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,让文明新风吹遍和美乡村。目前,全镇均已制定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共10份,在显眼处张贴30余份,创建“合约食堂”3处,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、宣传活动500余次,评选“文明家庭”50户,“身边好人”10人。
强化“两个驱动”,加深法治教育“普及度”。激活宣传阵地驱动力。依托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治理机制,播放法治警示教育专题片,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。创新普法宣传载体,把普法宣传元素融入到墙绘、景观小品,不断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受众率。激活法治队伍驱动力。组织各村(居)“两委”、人民调解员、网格员、联户长等进行重点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,系统学习法律法规,增强法律知识储备,积极动员“法律明白人”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、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中,打通法治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今年以来,播放法治警示教育专题片170余场次,召开法治教育坝坝会160余次,建成法治文化长廊1个、法治宣传栏20块,“送法进村寨”62场次、“送法进学校”6场次,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,受教育人数达20000余人,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12次。
作者:赵 琦
编辑:姬世海
二审:吴贤和
三审:江春健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大西洋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